西元前 79 年一場火山爆發讓兩千年後的我們還可以窺探當時羅馬人的生活百態。聽過龐貝古城的故事都會感到"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淚下"。總之讓我們親自走進去龐貝看看那些你知道和你不知道的事吧。但龐貝真的太大了,當初儘管拿了中文簡介還是有點迷惘,所以先了解路線怎麼走很重要,不然我怕你還沒走到出口就又累又餓又曬了,所以這篇不講太多歷史,來介紹龐貝應該怎麼走比較順!
交通
去龐貝的大眾交通有兩種私鐵高鐵和巴士,最常見的是1-a方法,但我還是列出其它選項讓大家比較參考
1. 火車
1-a. 環維蘇威火山私鐵:Napoli-Sorrento 方向|Pompei Villa dei Misteri下車|Porta Marina 入口
1-b. 環維蘇威火山私鐵:Napoli-Poggiomarino 方向|Pompei Santuario下車|Porta Anfiteatro 入口
1-c. Trenitalia 國鐵: FS Napoli-Salerno 方向|Pompei 下車|Porta Anfiteatro 入口
2. 巴士
2-a. SITA:Napoli-Salerno
2-b. BUSITALIA:4 號或 50 號 from Salerno
最接近私鐵站的入口,旁邊還有免費行李寄放。
先用坎帕尼亞卡(坎帕尼亞卡詳情請參考)免費換了一張門票,借一台互動導覽機,導覽機有中文,會自己抓GPS,但其實這才是困擾的地方,如果有疑問的話很難重聽一次,或者你還沒聽完上個點就走到下個點新的講解就會自動撥放了。
另外還可以去跟服務人員拿中文的手冊(網路上有載點,可以自己先印出來喔,請參考下方連結),再加上一本龐貝的過去與現在(ps.外面攤商賣的比官方書店便宜喔!),開始探索這千年古蹟。
儘管已經拿了一本中文導覽還是讓我們一開始很迷惘不知道該怎麼走,所以嘻遊記這次先把各區重要景點標出來然後再推薦大家幾條路線。
首先龐貝分為九區,東西向和南北向各有兩條大道(古羅馬人對城市的規畫也太先進了),東西向的阿波坦查大道沿途都是重要的店鋪,南北向斯塔比亞街把維蘇威門和劇場區連起來是龐貝最重要的地方。
我把入口和最重要的幾個景點標出來,另外紅色圈起來的就是大家最愛的遺體區,並加上我個人對這區的推薦度,因為圖片大小的關係我沒有把義大利文/英文/中文的翻譯標出來,請大家參考數字和義大利文比較精確。
I:商業區|★★★★☆
許多重要的商店如洗衣房、餐酒館還有重要的遺體區都在這區,可以窺探古羅馬人的商業活動和高級住宅
II:綠化區|★★★☆☆
這區的住宅有很多的植物,最重要的是圓形劇場和角鬥場
III:被掩埋區|☆☆☆☆☆
雖然占地很大,但此區尚未有很多重要的遺跡被發現又位於邊陲地區,幾乎沒有觀光價值
IV:完全沒東西區
V:探索區|☆☆☆☆☆
只有一些古蹟如角鬥士營房和公墓
VI:貴族住宅區|★★★★★
龐貝最大的住宅都在這邊,留下許多經典的馬賽克或雕像。至少要來這邊看幾間最大的豪宅
VII:公共區|★★★★★
這裡是市政中心、浴場、神廟、妓院都在這區,所以絕對沒有理由錯過
VIII:神聖與世俗區|★★★★☆
此區接連公共區也有一些神殿和教堂,最重要的是龐貝最原始的劇場、音樂廳、和角力場
IX:未知區|☆☆☆☆☆☆
雖然位於阿波坦查大道上,但焦點都被周遭更重要的景點取代
以下為龐貝官方網站推薦的四條路線,各需要 2/3/5/7 小時,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體力和時間斟酌,我後來選擇 左下角5小時的路線,邊走邊聽講解一邊野餐竟然也花了六小時
先提醒大家
1.一定要穿好走的鞋,兩千年前的古蹟路面不平而且很滑,一不小心就會扭到腳,我已經扭了四五六七八九次了....
2.一定要帶水瓶,如果怕重可以不要裝滿,裡面會有很多可以裝水的地方
3.夏天一定要防曬,不然你應該熱到很想死然後只想趕快離開
4.古城有餐廳賣很多東西,所以可以不帶食物,但價格你知道的....
5.古城裡有幾個免費廁所,但要注意標誌,很可能錯過這村就沒店,所以我常在路邊走著走著就聞到尿騷味.....
6.帶大行李的售票口有免費寄物箱
龐貝的歷史與想像的幻滅
從小普林尼寫給元老的一封信(原文請參考:http://www.pompeii.org.uk/s.php/tour-the-two-letters-written-by-pliny-the-elder-about-the-eruption-of-vesuvius-in-79-a-d-history-of-pompeii-en-238-s.htm),記錄了他叔叔大普林尼和大多數龐貝人的命運
「一朵形狀像松樹的黑雲出現在火山口,過了一段時間,這朵黑雲沿著山坡滾下來,將周圍的一切都覆蓋了,包括附近的海面」
大家都以為龐貝古城是因為維蘇威火山爆發然後人跑不急就地被掩埋的故事,但其實真相好像不是那麼驚濤駭浪,關於龐貝被掩埋的那天的事可以先看以下的影片
但從影片可以看的出來
1.其實古城不是火山爆發當下就被岩漿淹沒然後人被烤焦,而是爆發隔天的火山浮石夾帶有毒氣體降下,那些在昨天當下因為心存僥倖沒有離開的人才被掩埋的,也因為這層物質,屍體才能被保存下來。
2.龐貝城不是全部的居民都被埋住,大概只有不到1/10的人(約兩千人)不急逃生,所以也不是像你想的路邊都是屍體😂,實際上也只能看到幾具而已
3.我們所看到的屍體也不是本來就長那樣,是把挖掘出的屍體灌漿而成,現在知道後是不是覺得少了那麼點震撼感了XD
另外補充龐貝古蹟的3D還原影片,然後開始我們的古蹟巡禮吧
從海門(Porta Marina)開始 5 小時路線,進入第一個大景點就是市政中心(VII-6a),在兩千多年前海門真的是在海旁邊,只是兩千年來淤積了土地往海的方向延伸了。市政中心周圍是城市主要的公共建築、市場、和一些神殿,後面就是那個守護龐貝也摧毀龐貝又留下龐貝的維蘇威火山。
市政中心最中央的宙斯(朱庇特)神殿(VII-8),曾經是龐貝人的宗教中心,現在只剩幾根柱子,但仍可以想像當初神廟壯觀的模樣。
市政中心旁邊的穀倉裡有很陶製餐具,一些水罐瓶子、裝橄欖油和葡萄酒的容器,因為這裡曾經是市場。但最吸引大家目光的應該還是這些石膏遺體,想著這些兩千年前的人被留在現在,不知道他們是開心還是難過。遺體左下方的洞洞容器是度量衡的一種。
農牧神之家(VI-1)是龐貝中最大的住宅,是最古老的義大利風格,地板的馬賽克和農牧神青銅雕像位於住宅的大廳,當然現在這裡都是複製品了,正品請前往拿坡里國家考古博物館。
農牧神之家門口的農牧神和馬賽克就已經夠驚人了,沒想到還有亞歷山大的戰爭這幅畫,不過這裡也是複製品了
農牧神之家門口的 HAVE 馬賽克表示出主人的社會地位,HAVE(念作哈維)在拉丁文指的是歡迎的意思
大家猜得出這是甚麼嗎?其實原始的樣貌還保存得很好。這是一個麵包坊(VI-7),由驢子轉動圓形的石磨磨麥,據說在旁被出土的時候,紅磚的烤爐中還發現了81個已經碳化的麵包,讓世人發現原來麵包的形狀兩千年都沒有改變哈哈哈。
其實龐貝面積很大,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開放,仍待考古人員去考察和維修。另外就算是已經開放的古蹟也需要這些人員定期去維護-讓他剛好不會太舊也不能太新。
浴場邊的壁龕就是給人放衣服用的,很貼心吧!
相信很多人在來這裡之前就聽聞牆上的姿勢畫很令人害羞了吧,儘管經過了兩千年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但應該還是比現在很多地方都先進拉(笑)
對於這些圖片有興趣的請參考解說http://www.pompeii.org.uk/s.php/pompei-proibita-en-214-s1.htm
不過圖片畫得很棒,可是這房間卻不怎麼棒,裡面非常簡單只有一張用磚砌的床而已,而且床還很小XD
這是所謂的餐酒館(I-12),位於最重要的大道上,眼前的凹洞是櫃台上加熱食物的地方,店家會把食物裝在陶罐裡,再放入這個凹洞中待客人上門。櫃檯上甚至發現了一些羅馬的銀幣。後面牆上的神龕是羅馬的商業、酒神、家神。屋子的後面就是供客人用餐的露天庭院。這樣的畫面完全就是羅馬街上會出現的畫面阿!
門口的拴著小狗的馬賽克是龐貝人最喜歡的主題,意味著看門狗的概念,和內有惡犬之家是異曲同工之妙。
位於龐貝郊區的露天劇場(II-5)是為了方便其他城市的民眾都能來看劇院,然而因為一場龐貝和鄰近城市的鬥毆,讓羅馬議員決定把劇場關閉。
我們沒有從另一個門出口,所以沿著另一條路再次走回了第三區,第三區位於市區也有一個大劇院(VIII-10)和音樂廳(小劇院),規模比起很多知名的古羅馬劇場來小很多,
在令人腳滑的石頭路走了五六個小時到後來真的有點失去專注力了,四月天的龐貝中午也是很曬的,大多數重要景點都經過了,但很可惜沒有走到逃亡者菜園,看到最震撼的屍體XD。
真的建議來龐貝前後一定要去拿坡里國家考古博物館看看那些真跡,你會更有感覺,經過這次實體考古後,真得更了解歐洲人的祖先了,但我真的有種不知道中間的兩千年來的祖先都在幹嘛XD,希臘羅馬時代的建築技術、生活智慧、商店、妓院都跟現代這麼像,除了現代科技比較先進外,我其實沒有覺得我們比古人厲害多少。難怪中世紀又被歐洲人稱為黑暗的中世紀,然後拼命想文藝復興,因為希臘羅馬時代太偉大了。
義大利旅遊地圖
放大至想去的城市,或從左邊勾選想去的城市,就會出現該城市的景點囉!
更多義大利文章
義大利總攻略-必去景點+行程路線規劃+住宿網路推薦+花費
拿坡里城市圈:
拿坡里總攻略-交通+拿坡里卡推薦+拿坡里國家博物館+地下宮殿+拿坡里夜景+Pizza餐廳
阿瑪菲海岸+波西塔諾一日遊交通攻略與必買檸檬伴手禮
龐貝全攻略-分區參觀路線導覽+交通+必看景點
羅馬城市圈:
羅馬景點觀景台路線分析
羅馬競技場購票地下層觀景台
梵諦岡一日遊
佛羅倫斯城市圈:
佛羅倫斯總攻略
五漁村總攻略-五漁村卡一日遊
波隆那
威尼斯城市圈:
威尼斯景點路線分析
米蘭城市圈:
米蘭景點一日遊
0 意見 :
張貼留言